昨日三大股指集體高開,盤初短暫拉升后,持續走弱,午后短暫沖高回落,全天維持弱勢盤整。盤面上,個股跌多漲少,成交持續萎靡,節前效應明顯。
截止昨日收盤,滬指報3217.53點,跌0.06%;深成指報12760.93點,跌0.42%;創業板指報2521.25點,跌0.75%。
分析人士表示,周一成交再次創出新低,但指數并未新低,表明做空動能有所衰竭,向下空間有限,逢低可適當增加倉位擇機分批低吸。板塊上,國慶8天假期,疫情相關方向的部分個股節后預計有短線機會,另外大盤的上證離不開大金融的發力,且節前證券等板塊護盤跡象明顯,可重點關注,節后三季報將進入密集披露期,因此節前可適當布局生物疫苗、證券、三季報預增等方向的相關個股。
機構觀點
巨豐投顧認為,9月初A股有效跌破月線支撐后,中期調整已經展開,修復需要時間。周一市場沖高回落,延續調整,煤炭股表現強勢,在周末眾多利空(國金證券國聯證券涉嫌內幕交易、中金公司拿到IPO批文)影響下,市場沒有大幅下跌已屬難得。滬指在3200點支撐力度較大,盤面分化嚴重,權重股走勢較強,中小盤走弱,盤面形成明顯的剪刀差。參考歷史經驗,國慶節后通常上漲概率較高,三季報業績預增和高成長有望成為市場新的突破口。從中線角度建議把握人工智能、大數據、5G、物聯網等新基建板塊,以及已經明確拐點向上的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車板塊,主題投資可以聚焦新基建和國資改革。
中金公司指出,節前一周A股將繼續弱勢震蕩,成交低迷環境之下指數層面難有表現。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可選擇規避假期宏觀事件和外圍市場的不確性,控制倉位;高風險偏好投資者可繼續逢低加倉,淡化指數波動,關注個股機會。
東北策略指出,目前來看,A股節前可能繼續由避險情緒主導,但基本面和慢牛邏輯未有變化,因此正因為節前提前反映避險需求,所以調整就是上車機會,“十一”期間持股的收益風險比較高。配置方面,建議均衡配置,關注調整充分的科技和消費主線中的個股,以及受益于“十四五”規劃和海外需求提升的行業。
熱門